- · 科技进步与对策版面费是[04/29]
- · 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投稿[04/29]
- · 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数据[04/29]
- · 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期刊[04/29]
科技眼|小鹏汽车与Livox的合作 能把激光雷达推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一般来讲,激光雷达的线数决定了这颗雷达的上限。因为发射的线数越多,反射的线数也就越多,获得的点数也就越多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激光雷达的
一般来讲,激光雷达的线数决定了这颗雷达的上限。因为发射的线数越多,反射的线数也就越多,获得的点数也就越多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激光雷达的准确性。相对应的是,线数越多的激光雷达价格也会越贵,这也是此前激光雷达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。
但Horiz小鹏定制版稍有不同,因为它的点云线束效果是等效144线,换句话说,并不是真正的144线,这也是它成本更低的原因。
那么,它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与高线束雷达近似甚至更高性能的呢?这里面的关键点就在于激光雷达的光束扫描方式。
举个例子:以前的激光雷达就相当于N多个手电筒,然后连成一排,同时打开照亮前方来获得更大的照明范围;而Horiz小鹏定制版则相当于一个人拿着手电筒,来回来去的左右摆动,转过的地方不再重复,这样也能获得类似的效果。
简单的说,它的优势在于激光发射单元的大量减少,所以成本骤降。另外,在探测距离上,该激光雷达也达到甚至超越了量产车上毫米波雷达的长度,这也就意味着量产应用的可能性极高,而且不存在适配难度。
其实马斯克并没有骗人,如果在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,贸然采用激光雷达势必会控制不住成本。而通过Horiz小鹏定制版我们会发现,一些技术上的难点已经得以解决,虽然还不完美(比如测速能力不确定),但总体已经达到了可量产的范围。
由此可见,小鹏汽车布局激光雷达传感器绝非一时冲动,它一定是规划好了、甚至5.0的发展路径。而到那个时候,激光雷达就会成为所有传感器中最重要的一项配置。
●激光雷达的发展前景
在自动驾驶功能不成熟的今天,其实很容易引发「视觉派」和「激光雷达派」的冲突对立,似乎两者就是不能相容的。
事实上,想要达成自动驾驶任何单独的传感器都是不够的,除去视觉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之外,还要有大量的传感器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。所以激光雷达的发展前景我十分看好,但视觉摄像头的发展前景我同样十分看好。
很简单,当技术与成本不再是禁锢,大量的传感器总会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。我始终认为,视觉+毫米波雷达+超声波传感器+车规级激光雷达才是未来自动驾驶的标配。因为有太多的数据证明,视觉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配合会大幅提升目标检测、测量分辨率、光线不足等条件下的整车感知性能。
现阶段没有车辆能同时搭载如此多的传感器,一方面在于技术、一方面在于成本,小鹏汽车率先迈出了这一步,显然是个很好的尝试。我不排除未来特斯拉真的有「用一套系统媲美两套系统的」能力,但在各种传感器技术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,集各家之长,也许才是用最低成本推动发展的最好方式。
●小鹏汽车的NGP
就在近期,小鹏汽车已经正式开放了NGP(Navigation Guided Pilot)自动导航辅助驾驶Beta版,而此举也是小鹏向L3级别的辅助驾驶进军的号角。看来不仅是“打嘴仗”的能力上,在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层面,小鹏汽车也在一步步的追上特斯拉。而随着激光雷达被小鹏汽车钦点为“御用自动驾驶传感器”,它对于NGP的影响显然也非常大。
那么NGP目前能够实现哪些具体的功能呢?
事实上,我们可以将NGP看作是高阶版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,主要引用场景在于高速路段。但它和自适应巡航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,NGP增加了车辆自主选择车道的能力和决策能力,比如自动变道、超车、驶入匝道和车辆加减速等等。
不出意外的话,小鹏汽车应该是全球首家将“激光雷达”与“自动导航辅助驾驶”进行结合的厂商。作为XPILOT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,该功能基本也就是XPILOT系统的“智能天花板”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NGP功能的定位仍旧是“驾驶辅助系统”,而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。在使用NGP功能前,必须要先开启导航,驾驶过程中需要手扶方向盘,同时右脚也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。
文章来源:《科技进步与对策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jbydc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1/563.html